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 分析报告(2014-2015)

发布时间:2015/09/18  来源:CCFA

分享到

报告对行业环境和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各零售业态的特点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各项KPI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2015年,全球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中国实体经济逐渐企稳;欧元区经济持续改善,但各经济体差异化显著;日本在“安倍经济学”中陷入深度衰退;唯美国进入强势复苏通道,美元对其他多数主要货币大幅升值,第四季度的加息计划也令大多数新兴经济体货币面临加速贬值,增加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201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仍在7%徘徊,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疲弱、投资低速增长、国内消费增长依然落后预期。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减缓,但远高于国内工业增速,并且随着股市向好、消费信心持续改善,消费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未来消费仍是提升经济的拉动力。另外的利好是,油价持续下跌冲抵了通胀压力,而低通胀为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为进一步鼓励投资与消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从“稳增长,调结构”渐转向“保增长”,可预期的是,下半年仍存在降息和降准空间。

零售行业依然面临成本和利润挑战,持续上升的房租和人工费用造成企业经营成本高企,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同时,实体零售受到电商冲击,传统零售业遇转型阵痛,而电商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另外,技术的驱动、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也促使企业大力发展线上业务,转向O2O全渠道经营,并加速布局移动电商和跨境电商。

对于中国零售业目前的现状和趋势,我们主要发现:

·         经济增长放缓、消费升级、新兴业态以及网络和移动购物的崛起都对实体零售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导致企业增速放缓。与此同时,不断攀升的房租和人工费用给企业带来持续且巨大的成本压力。2014年连锁百强销售增幅下滑到5.1%,净利润也较上年下跌0.03个百分点至2.08%

·  在相对低迷的零售环境中,企业经营业绩进一步分化。我们发现全国性企业得益于规模效应和成熟的运营和管理机制,经营业绩优于区域性企业;在业态方面,购物中心和便利店具有较强的抵御电商的能力,同时又适应了消费需求的升级和转变,因而保持了良好的成长态势。尽管企业将多业态发展作为抵御风险的尝试,然而从本次调研所统计的经营数据看,单一业态企业的表现仍优于多业态企业,可见企业转型应审慎而行。

·  零售行业加快资本整合,企业通过并购寻求突围,外资面临本土企业强有力竞争,而国内企业间并购活跃,并且跨业态并购风行。

·  得益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物流配送,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和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  实体零售业加速转型调整,将继续通过主动关闭门店来优化商业布局,同时应用新兴技术来实现差异化经营。

·  零售行业整体向O2O全渠道经营转型,最后一公里配送仍是关系消费者体验的最重要的问题。

·  跨境电商成为新增长点,进口份额占比平稳提升,B2CB2B业务将协同发展,不仅网络巨头继续加强跨境布局,而且实体零售也积极试水跨境电商。

· 移动购物已占据整体网购近一半的市场,并日趋主流化,移动支付技术的加速渗透进一步促进了移动端交易增长。


本报告由德勤中国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发布。本年度对208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收回206家企业有效数据作为样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深度行业访谈,从而形成对中国零售行业趋势的观察和对零售企业转型的初步建议。

下载附件:

中国零售力量2015-最终版 - 行业报告 - w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