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购物中心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报告(2024-2025)》

发布时间:2025/11/26  来源:暂无

分享到

日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中商数据联合调研发布《中国购物中心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报告(2024-2025)》。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购物中心销售总额达约4.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成为稳定内需、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引擎。以下为报告主要发现:

一、拉动消费:稳住实体商业基本盘

2024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48.79 万亿元,同比增长 3.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作为线下消费的核心承载,购物中心以约 4.2 万亿元的销售规模,占据社零总额 8.6% 的份额,印证了实体商业的强劲韧性。

l  300个代表性购物中心销售额平均增长5.8%,客流量增长超7%,显著高于全国社零总额增速。

l  上海、深圳、成都等核心城市购物中心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上海全市购物中心销售额同比增长9.2%,客流恢复至疫情前120%

二、就业贡献:构建多层次就业生态

购物中心是吸纳就业、优化就业结构的关键平台,购物中心就业生态呈现“多元化+专业化”趋势。零售与餐饮服务仍是核心岗位群,占比最大;运营管理类岗位需求随精细化运营深化持续增长;数字化转型催生了 IT 支持、数据分析、电商运营等新型岗位;文化体验业态带动活动策划、展览运营、儿童教育等新兴岗位涌现。

l  单个10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可提供1720个直接岗位,带动产业链就业超2500人。

l  2024年,全国购物中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约1180万个,较2021年增长10.3%;衍生服务岗位更超 2000 万个。

l  行业女性员工占比58%,青年员工(35岁以下)占比47%,成为青年与女性就业的重要渠道。

、存量更新:行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

历经多年发展,中国购物中心市场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截至 2024 年底,全国 3 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总量达7000个,总存量约 5.3 亿平方米, 全国人均购物中心面积约为0.38平方米。其中 21 个重点城市优质零售物业存量 1.49 亿平方米,占全国总量的 28%

从发展节奏看,2021-2024 年市场新增供应趋于理性。城市等级分化明显:一线城市存量增长平稳,聚焦存量项目升级改造;二线及以下城市成为开发热点,通过新建项目与优质品牌引入,持续满足当地消费升级需求。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地区的消费潜力大,商业开发活跃度遥遥领先,地区城市人均拥有购物中心面积远高于全国平均。

四、    业态创新:首店经济与跨界融合成主流

消费需求的分层化与多元化,推动购物中心业态创新进入深水区,购物中心已成为品牌首发、孵化和升级的核心载体。2024 年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新增首店数量平均增长 12.7%,上海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首店数量第一,成都、北京、广州紧随其后,首店经济已从市场自发行为升级为行业核心竞争力。

新兴品牌孵化与跨界融合加速,新茶饮、新中式糕点、运动潮牌等细分赛道品牌密集布局购物中心首层与主题街区,“咖啡 + 运动”“宠物 + 社交” 等跨界体验店涌现。

五、数字化与绿色转型: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在技术驱动与低碳转型背景下,购物中心行业呈现出三大趋势:

l  数字化转型:AI推荐、数字孪生、XR沉浸体验等技术在项目中规模化应用,推动运营效率提升。

l  绿色可持续:全国约20% 的存量购物中心通过绿色改造焕新,如上海K11、成都远洋太古里等项目获LEED认证,引领行业低碳发展。

l  文化赋能:超320个购物中心引入文化艺术空间,通过IP策展、在地文化融合,打造独特消费体验。

六.购物中心行业的深刻变化:

从空间到内容的重塑 :购物中心从传统零售空间,转型为体验经济、文化经济、绿色经济的重要载体;

从量的扩张到质的跃迁 :行业发展焦点从单纯规模增长,转向运营效率、内容创新与生态协同;

从局部创新到系统进化 :购物中心不仅在个体项目中推动创新,更在城市更新、产业融合、社会服务中体现出系统性贡献。



下载附件:

中国购物中心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报告(2024-2025).pdf